“清”风寄相思 “明”媚好春光
一朝春醒,
万物清明。
草色青青,
杨柳依依。
冬去春来鸟复娇,
又到清明时。
清明节,亦称踏青节、寒食节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,有清洁明亮之意。它不仅是人们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光的美好时节,也是一个中华民族礼敬祖先、弘扬孝道的传统节日。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在清明节到来之际,万春二幼组织开展“清”风寄相思·“明”媚好春光清明节系列活动,在饱含对春的期盼与向往中,感受传统文化、赓续红色基因。
万物生 遇清明
又是一年春草绿,梨花风起清明时。各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,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节活动,让幼儿通过观看清明习俗照片,聆听绘本故事,吟诵清明节诗歌,在美好的春日里直观感知清明节的来历和传统风俗。
展巧手·过清明
放纸鸢、做青团、碰蛋……
体验别样清明活动
在大胆想象与创造中
寄托对春天的美好期待
做青团
春光正好,青团正俏,一个艾草碧绿的日子,一个青团飘香的时节。清明节传统习俗之一就是吃青团,当小朋友与青团相遇,一场文化的传承正在上演。
放纸鸢
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春之风自下而上,纸鸢因之而起,故有“清明放断鹞”之谚。借着清明,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风筝。
春风和暖,趁着春意正浓,将纸鸢放飞高空自由奔跑,轻盈又惬意清明习俗自然浸润心田。
绘彩蛋
绘彩蛋是清明传统习俗之一,象征着圆圆满满。看!孩子们已经用灵巧的双手绘制出了各种各样的彩蛋!
碰蛋
清明节在春季,正是万物复苏、生机勃勃的时节,而鸡蛋是孕育生命的象征,所以碰鸡蛋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、对生命、对生育的敬畏和崇信。来!让我们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呢!
折新柳、草木柔
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,柳树生命力顽强,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。人们会在门前插上柳枝,或者将柳枝编成花环戴在头上,祈求平安健康。


大二班的孩子将自然观察与传统拓印技艺结合,用稚嫩的小手描绘柳枝的婀娜姿态,在艺术创作中记录柳叶的生机之美。

乐清明,趣游戏
玩蹴鞠
蹴鞠,作为古代清明节的传统活动之一,不仅锻炼了古人的身体素质,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孩子们将穿上轻便的运动装,踏上绿茵茵的草地,尽情挥洒汗水,体验蹴鞠带来的快乐。
春光明媚,草木吐绿,清明寻春,踏春赏花。孩子们走向五彩斑斓的大自然中,用返璞归真的方式迎接春的来临。
踏青寻宝
清明时节,生机盎然,春光温暖鲜花竞放,又是一年四月季。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,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带着放大镜出发一起去寻找美丽的春天。
我们用眼睛寻找春天的颜色,用小手触摸并记录春天的小花小草……孩子们攥着特制的《春日寻宝图》,用小眼睛观察树皮的纹路,蹲在草丛里比对花朵的形状,连石头缝里冒出的三叶草都成了珍贵发现。
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,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。在本次清明节活动中,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,让情怀生根,让美德传承!让传统文化与爱国之情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,开出绚烂的梦想之花!